为何流感比普通感冒更具致命风险?其并发症有哪些?
每到秋冬,流感与普通感冒的高发期也随之到来。很多人误将流感视为感冒的“升级版”,实则两者差异极大。流感不仅传染性更强,在特定情况下还可能引发致命的并发症。
首先,流感和普通感冒的病原体不同。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能迅速侵袭全身,引发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其严重程度通常超过普通感冒。流感病毒存在多个型别,容易变异,导致人群难以产生持久免疫力,这也是每年都需要接种更新疫苗的原因。
而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或冠状病毒引起,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鼻塞、流鼻涕和咽喉痛。尽管感冒让人不适,但人体通常在一周左右就能自愈。
流感的危险之处在于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往往是致命的。最常见的流感并发症是肺炎,尤其对老年人、婴幼儿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更为严重。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中,绝大多数死亡病例就是因并发症肺炎导致的。
流感还可能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心肌炎、脑炎、败血症等疾病。例如,心肌炎可能由流感病毒直接侵入心肌细胞或通过免疫反应导致心肌的炎性损伤,从而引发心脏功能障碍,甚至心脏衰竭。此外,流感还可能导致原有慢性疾病的急性恶化,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感染流感后可能会急剧恶化。
值得注意的是,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手段。尽管疫苗的有效性可能因流感病毒变异而降低,但数据显示,及时接种疫苗可有效降低70%以上的重症及死亡风险。治疗方面,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可以在病情早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和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案例分析显示,流感大流行期间,免疫力较弱的群体始终是重灾区。在美国某护理中心的流感暴发中,无视疫苗接种的个案中,92%的严重并发症和88%的流感死亡病例都集中在未接种者当中。
因此,了解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以及流感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第一步。在流感季节,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及时接种疫苗、提高病毒防控意识至关重要。